让东方文化与世界情感共鸣
九州记协网 | 2025-10-16 15:00:04

  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在国外引起比较强烈的反响,主要是做到了传统IP的时尚表达、中国故事的全球适配、传播链路的生态构建,让海外受众感觉到“对味”“对劲”“对眼”,这也是河南广播电视台海外传播一直以来的实践方向。

  2021年的河南春晚《唐宫夜宴》一经亮相,便迅速点燃了观众的热情。令人惊喜的是,节目不仅在国内引发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还在海外社交媒体上掀起了“唐朝风暴”。短短几天,海外播放量突破千万次,网友纷纷留言:“这是中国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吗?”“原来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这么酷!”

  钱钟书先生说:“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唐宫夜宴》在海外的广为传播、深受欢迎,给了我们启发:好的内容可以跨越国界、种族、文化,沟通心灵、促进交流、增进了解,实现思想和情感的相融相通。河南广播电视台以此为契机,开启了国际传播的探索。

  文化为根 让传统文化融入世界语言

  今年以来,《哪吒之魔童闹海》在海外市场陆续上映,《黑神话:悟空》在海外出圈,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在国外引起比较强烈的反响,主要是做到了传统IP的时尚表达、中国故事的全球适配、传播链路的生态构建,让海外受众感觉到“对味”“对劲”“对眼”,这也是河南广播电视台海外传播一直以来的实践方向。

  以文化为根,创新表达铸就国际传播内核。河南广播电视台根植中华文化沃土,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以独特的创意构思、精湛的制作工艺展现传统文化丰厚内涵,打造出《洛神水赋》《龙门金刚》《凤鸣朝阳》等“现象级”节目,构建起以《中国节日》《中国节气》《常识中国》系列节目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系列节目集群。这些节目将历史典籍、民俗非遗、诗词书画转化为可感可触的视听语言,创造了超2200亿次全网传播量和超亿次的海外传播量,外交部及70余家驻外使领馆主动向全球推介,成为全球网友感知中国文化的一扇窗口。最新推出的《常识中国》在YouTube平台上的“Know China Well”账号,从筹备到运营仅用了两个月,就吸引近20万粉丝关注。涨粉的背后是海外受众对河南广播电视台高品质文化节目的认可。

  以矩阵为网,全媒联动构建国际传播体系。河南广播电视台在创作文化精品内容的基础上,加速构建国际立体传播网络,成立了大象国际传播中心,把欧美发达地区作为传播重点,形成“五个一”的工作体系(一个国际传播中心、一个国际传播平台矩阵、一张国际传播网、一支国际传播队伍、一批海外推介官)。搭建“自有、自主、自控”的海外新媒体平台,上线“See The Elephant”国际APP,成为河南广播电视台外宣主平台,覆盖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等多种语言版本,以满足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受众的需求。拓展覆盖海外五大社交平台的传播矩阵,不断优化用户体验、增加粉丝黏性,吸引全球超600万粉丝关注,成为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链接的纽带。同时,河南广播电视台越来越多的编辑记者,利用新媒体账号加入国际传播矩阵,开设达人号、垂类账号,成为国际传播的生力军。

  为让内容传播更加精准,河南广播电视台自主研发了“象天下”海外传播力效果评估系统,对用户画像进行分析、用数据算法指导内容供给,量身定制年轻态、科技感的文化产品,与全球青年同频共振。目前,河南广播电视台已经形成了“借船出海”与“造船出海”的双轮驱动,让中华文化在全球的传播更加有效。

  以合作为桥,文化交流凝聚国际共识。国际传播不是独角戏,而是交响乐。河南广播电视台积极开展重大项目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梨园春》特别节目亮相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集结中外艺术名家,融合传统经典和国风新潮,为全球观众献上异彩纷呈的戏曲文化盛宴。与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联合举办“我们的春节”新春晚会,以创新叙事将黄河文明的深厚底蕴与当代中国的蓬勃活力精妙融合,向全球展示春节文化的独特魅力,欧洲时报等169家海外媒体宣传推介。

  积极服务外交大局,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出海,让世界读懂中国。河南广播电视台承办了全球政党媒体研修班活动、“世界古典学大会·走读中国之中原行”活动、外交部“24国29位网红打卡河南”等活动,让外国友人近距离感受中原文化底蕴、中国发展成就。虚拟现实电影《唐宫夜宴》亮相金砖国家影视文化交流活动,吸引了大批外国友人的热情参与。《梨园飞歌》走进布里斯班、墨尔本、悉尼和阿德莱德进行巡演,线上线下上千万人次观看。纪录片《不以山海远》《从法国农场到中国餐桌》《从牧童到大师》以独特的文化视角,向世界展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成果。系列文化交流活动的举办,实现了从内容主导、平台输出到文化出海的升级,使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

  责任为本 努力担当新的文化使命

  主动站位文化强国建设大局。主流媒体担负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的重任。对外宣传的主题选择要从中国的历史、现实中挖掘话语资源,从文明逻辑、发展逻辑、大国责任逻辑出发,系统重构中国叙事体系,增强全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对中国现代文明的认同。《中国节气》从独具特色的节气文化元素入手,打破传统拍摄方式,运用硬核科技讲述中国人的自然观、价值观、生命观,把跨越时空、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总书记的回信》第三季的创作中,选取习近平总书记与国际友人之间的六封书信,通过中老铁路建设、中巴新经济合作、中美文化互动等故事的讲述,深入浅出诠释“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主题,借助新媒体平台传至全球多个国家,展现大国担当。

  顺应时代找准落点。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就是主动权。当前,中国已经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世界各国期望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国,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作为文化传播者,要自觉树立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思维,准确把握国际受众的需求,摒弃内宣的思维方法,用外国友人听得懂、易接受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今年河南春晚的《蛇来运转》,通过逼真的形象,让历史与现代对话,让东方美学与人类情感共鸣。唢呐演奏《百鸟朝凤》,用音乐这种人类共通的语言,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发挥自身特色优势。文化是了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也是洞察一个国家发展走向的“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在中国与世界的对话和互动中独具魅力、意义重大。河南广播电视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关注与认可,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作出贡献。

  创新为擎 让中国文化在世界回响

  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不仅需要技术的支撑、内容的创新,更需要文化的深度和情怀的力量。未来,我们将以开放的姿态、创新的思维、专业的精神,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坚持“以文化人”的初心。持续深耕中华传统文化国际表达,找准人类沟通交流的共通点,找准中原文化、中华文化世界传播的突破点,推动中国系列文化IP集群出海,上新《一片甲骨》《中国石窟》《寻找最早的中国 二里头(探源最早的中国)》等文化栏目集群,让中国文化发声、促中华文明传承。

  坚持“技术引领”的追求。以科技加持文化体验,制作出有品质、有内涵的引领性作品,实现中华文明的破壁传播。紧跟人工智能潮流,将XR、VR、AR等先进技术融入节目制作,在节目制作方面全面普及AI应用,助力形式的创新、创意的呈现。打造虚拟沉浸电影院线,倾力推出《龙门金刚》《洛神水赋》《一片甲骨》等XR虚拟现实电影,力争在更多国家和地区落地播映。

  坚持“美美与共”的胸怀。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与驻外机构、使领馆、海外主流媒体、文化机构建立广泛合作关系。探索文化出海新路径、新模式,积极开拓新兴社交媒体平台,拓宽国际传播矩阵,与国际网红展开合作,扩大传播广度,增加传播深度,将更多河南乃至中国的优秀作品推向全球市场。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传播如光,照亮文明。未来,河南广播电视台将不断深耕文化领域,借助“文化+科技”双翼,将河南广播电视台打造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创意、生产传播平台,助力中华文化出圈出海更出彩,为世界深入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贡献力量。(作者:河南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郭士飞;编辑:陈睿、吴宇晨;责任编辑:胡慧红、谷泰运)

责任编辑: 于珊
精彩推荐
张健工商资本下乡不能偏离 改善社会资本进入的基础环境
05-19
复制一批特斯拉项目 让“特斯拉速度”成为“上海速度”常态
05-18
猪肉价格真的降了 下半年逐步达到正常的水准是有可能的
05-11
大众公布在华销量 推进产品攻势 提供多样化、年轻化的选择
04-20
高江涛掌权斯威汽车 推出“预售抢购模式”及“两级火箭渠道模式”
04-20
美国消费数据创历史最糟纪录 未来股市可能会大幅下跌
04-17
热点推荐
五六天后:科学减脂 专业营养师团队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06-08
谜茵焕肤精华:开启非入侵式医美级护肤体验
06-08
草本与咖啡的结合——品晟咖啡强势登场
06-08
艾德证券港股打新京东|大有机会博10%的收益,来不来?
06-08
福鼎白牡丹对女人的具体好处有哪些?
06-08
TMALL@HOME 天猫家居生活展亮相上海K11,用脑洞致敬生活!
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