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红色记忆?传承抗战精神
九州记协网 | 2025-10-13 09:36:29

  江苏省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秉持系统化策划思维,运用系统性变革成效,在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扬子晚报等主要平台推出系列报道组合拳,通过符号叙事、参与互动、沉浸传播等路径,构建立体化叙事体系,强化“抗战精神”的集体记忆,突破重大历史题材主题宣传的时空限制,形成持久的社会记忆。

  以符号叙事增强红色记忆

  符号是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有助于跨越时空增进理解、凝聚共识。新华报业传媒集团通过挖掘地名、音画、文物等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将抽象精神转化为可感知、可传播的叙事内容,构建起连接历史与当下的记忆链条。

  让红色地标成为记忆锚点。系列报道“大地英名”从全省2000多个红色地名里,精选出叶挺路、雪枫堤、家齐路等典型代表,深入挖掘这些地名符号背后的英烈故事。同时推出子产品《嵌入大地的英名》80集微纪录片,重新点亮这些散布在江苏大地上的红色密码,成为公众追溯历史、认同精神的记忆锚点。

  用旋律与画面激发情感共鸣。“凯歌穿越八十年——探寻抗战文艺经典中的必胜密码”全媒体行动,巧妙运用歌曲、电影、美术、戏剧、摄影等经典文艺作品为符号,推出《这些最早的抗战“流行”歌曲,你听过吗》《“万众一心”的热血战歌如何响彻寰宇》等系列报道,构建起跨越八十年的记忆对话场,实现历史记忆从认知层面到情感层面的深度渗透。

  让史料成为历史的“活证”。扬子晚报联合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等有关单位,启动“伟大的胜利·铁血丰碑耀江淮”全媒体行动,举办“华中人民的长城—新四军在江苏抗战文物史料展”,推出“江苏抗战文物”融媒系列海报,聚焦革命文物和红色档案,讲述英烈故事,颂扬抗战精神,汲取前进力量。新四军老战士可以说是活着的精神象征和历史见证,“归来仍是少年”系列融媒报道组辗转江苏各地,抢救性采访新四军老战士80人,留住一段段珍贵的红色记忆,激励当代青年扛起时代重任。

  以参与互动讲好抗战故事

  参与是最好的互动方式,单是主流媒体讲故事,不如发动读者用户一起“讲故事”“写故事”。新华报业传媒集团通过线上线下各类互动、联动,让社会公众一起思考、求证,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从“听课人”变为“讲课人”,在亲身体验中不断深化记忆。

  让历史在传递中接续。集团充分运用数字技术打造轻量化互动载体,让用户在指尖操作中与历史对话。会同江苏省抗战纪念设施等推出“不朽丰碑·江苏青少年爱国主义实践教育地图”,用户不仅能在线浏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情,还可通过手机定位实现线下实地打卡,解锁专属电子证书,形成“指尖学习+实地感悟”的体验。“不屈的江淮”系列报道推出互动式江苏抗战电子地图,以时间轴为线索呈现80年来抗战遗址的变迁轨迹。

  让记忆在行走中传承。“凯歌穿越八十年”等重磅策划报道中,记者邀请“00后”大学生共同采访,以青春视角传承红色记忆。“伟大的胜利·铁血丰碑耀江淮”行动,发布《新四军在江苏》红色地图,推出红色教育与文旅体验相融合的主题线路,让参与者在实地探访中触摸历史肌理。

  让个体成为历史主播。集团还设计众多征集活动,引导青少年建构历史记忆。“见证不能忘却的历史·《南京照相馆》青少年观影微感悟征集”,鼓励中小学生以电影为纽带,抒发对历史的理解;“童声致英雄”视频征集活动,鼓励中小学生诵读红色经典致敬先烈;“归来仍是少年”推出“唱响新时代‘青春之歌’”,邀请全国高校学子用家乡方言讲述心中的革命精神传承,抒发当代青年的爱国情怀与奋斗担当。

  以沉浸传播传承抗战精神

  系统性变革要求主流媒体全面转型,其重点是内容产品转型。抗战主题报道不仅应有纸质产品,更应强化全媒体生产,特别是借助“全员视频化”之举,让各类报道从可读转向可视,从旁观式讲述转向沉浸式传播,增强内容产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立体化产品构建多维感官场景。“归来仍是少年”“凯歌穿越八十年”各类重磅系列报道结合图文、音频与 AR 技术、融合主题海报,打造融媒体集成产品,在报、网、端、微等全媒体平台矩阵重磅推出,让观众在丰富立体的叙事中深化记忆认知与情感共鸣。在“轻骑兵”中同样运用融媒技术,让公众“置身”历史现场,打造“可感知、可体验、可参与”的记忆场景。一图了解产品《回望80年,长江边的抗战民间记忆链》,通过科技馆展陈创新、AI技术复原老照片等方式,展示民间抗战博物馆里的珍贵资料和历史细节。

  在声乐浸润中感知立体记忆。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与南京艺术学院精心打造“一路‘声’花”音乐思政课系列融媒产品,以《黄河大合唱》《游击队歌》等经典作品的创新演绎,让这些承载历史记忆的旋律成为传递抗战精神的重要媒介;与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生合作,共同创排“胜利之歌——《歌声里的新四军》”巡演,精选抗战时期代表性曲目,融入现代编曲手法进行重新编配,为观众呈现高品质的演出。

  在现实空间复刻历史记忆。推出“苏”然起敬大思政融媒活动,记者与志愿者走进各地革命烈士纪念馆,走访抗战烈士后人,借助 AI 技术打造“英烈数字人”,实现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薪火新途·红色AI+》全媒体系列报道,实地调查走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视觉化呈现红色史料,AI生成沉浸式打卡探馆,让更多年轻读者和网民了解红色历史,凝聚奋进力量。

  (作者:江苏省新华日报社总编办主任刘志斌、江苏省委宣传部干部孙林美;编辑:吴宇晨、陈睿;责任编辑:胡慧红、谷泰运)

责任编辑: 于珊
精彩推荐
张健工商资本下乡不能偏离 改善社会资本进入的基础环境
05-19
复制一批特斯拉项目 让“特斯拉速度”成为“上海速度”常态
05-18
猪肉价格真的降了 下半年逐步达到正常的水准是有可能的
05-11
大众公布在华销量 推进产品攻势 提供多样化、年轻化的选择
04-20
高江涛掌权斯威汽车 推出“预售抢购模式”及“两级火箭渠道模式”
04-20
美国消费数据创历史最糟纪录 未来股市可能会大幅下跌
04-17
热点推荐
五六天后:科学减脂 专业营养师团队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06-08
谜茵焕肤精华:开启非入侵式医美级护肤体验
06-08
草本与咖啡的结合——品晟咖啡强势登场
06-08
艾德证券港股打新京东|大有机会博10%的收益,来不来?
06-08
福鼎白牡丹对女人的具体好处有哪些?
06-08
TMALL@HOME 天猫家居生活展亮相上海K11,用脑洞致敬生活!
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