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时代的技术性革命等重重挑战下,传统媒体的发展遭遇瓶颈。为了应对挑战,媒体融合成为必然趋势。然而,媒体融合并非简单的相加,而是涉及到体制机制、业务流程、人才队伍等多个层面的系统性变革,需要克服诸多困难和障碍。台州市新闻传媒中心(集团)(以下简称“台州传媒”)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以“融合升级年”为契机,全面推进系统性变革,努力打造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在坚持正确导向中创新
台州传媒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记党媒姓党,将主责主业放在首位,牢牢把握舆论阵地。坚持内容为王,注重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权威性,以高质量的内容赢得受众的信任。在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报道中,发挥主流媒体的引导作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台州传媒坚持守正创新,在守正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注入活力。一是组织创新,打破融合之前以编辑部为主要形式的组织架构,构建集群制。通过组建以时政和经济新闻为主的集群一,以民生和文化新闻为主的集群二,重构业务流程,使每个集群成为完整的融媒体,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实现生产要素重组和业务流程重构,形成新的生产力布局。二是管理创新,集群实行总监负责制,优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三是平台创新,提升原台州日报发行站为台州传媒工作站,赋予其六大职能,实现平台共用、资源共享、人员互通,并设立多个专班平台,加速融合。
在推进六大行动中转型
今年以来,台州传媒审时度势,因地制宜,雷厉风行推出“六大融创行动”,以攻坚之姿深化转型,全面挺进互联网主战场。
2025年3月上旬,台州市新闻传媒中心(集团)举行“六大融创”行动动员大会。台州交通广播主持人袁烨在会上分享个人视频号“老袁来了”运营经验。 浙江省台州市新闻传媒中心(集团) 供图
短视频主攻行动。以“硬考核+重奖励”的形式,引导全体采编人员参与短视频制作,对传统新闻生产方式进行革新。要求采编人员跳出惯性思维,从受众和社会关切角度出发,改变选题和拍摄手法,打造大众爱看、具有传播价值的短视频。例如,在一些民生新闻报道中,采用短视频形式,以生动的画面和简洁的语言,快速传递信息,吸引了大量受众关注。
网红培育行动。出台相关培育激励办法,全面扶持采、编、播记者转型当网红。为员工提供自由创作的土壤,鼓励他们发挥创意,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培养了一批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开展网红培育行动首场路演活动,对团体号和个人号的代理人进行账号等级评定。一些员工通过打造个人IP,在社交媒体上积累了大量粉丝,提升了台州传媒的影响力。
产业突破行动。集中资源向智慧数字产业进军,与多家商业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释放出主攻智慧化数字化项目的强烈信号。积极探索新的产业模式和盈利增长点,推动媒体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
AI开启行动。通过专题培训、数字人制作、AI短视频制作、AI直播带货等方式,全力将AI引入采编和传播的应用中。利用AI技术提高内容生产效率和质量,丰富传播形式和手段。例如,利用AI进行新闻线索挖掘、内容创作辅助,以及通过数字人主播进行新闻播报。
创投试水行动。提前布局前沿、未来产业,采取基金跟投形式,开展风险投资。关注新兴产业发展动态,为台州传媒的长远发展寻找新的机遇和增长点。
技术攻坚行动。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不断提升媒体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优秀的专业人才,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在融合升级实践中突破
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台州传媒的传播力得到显著提升。“望潮”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融媒指数居全省第一方阵,发布的“重磅原创”稿件总阅读量大幅增长。短视频、直播等新兴传播形式吸引了大量年轻受众,使台州传媒在互联网主战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推出的全媒体舆论监督栏目《回应》,以短视频方式开展融合报道,直击百姓的“烦心事、揪心事、难点事、焦点事”,增强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提升了台州传媒在当地的影响力。同时,“望潮快评”“望潮屏说”等新媒体评论栏目,也在引导社会舆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产业突破行动的推动下,台州传媒在智慧数字产业等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拓展了业务范围,增加了盈利渠道。与其他企业的合作,也为产业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和资源,促进了媒体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台州市新闻传媒中心(集团)以“融合升级年”为总揽,通过守正创新、深化转型,推进六大融创行动,在媒体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台州传媒将继续坚持正确方向,不断创新进取,深化转型发展,努力打造成为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为台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和文化服务。
[作者:浙江省台州市新闻传媒中心(集团)总编辑黄保才;编辑:陈睿、焦若宁;责任编辑:胡慧红、谷泰运]